享受城市裡的慢活韓國Marche市集

雖然慢活生活給人帶來輕鬆和極簡主義的落實,但是如果沒有「有機」食材標準做為背景支持,和「慢食」主張型態的生活精神注入,也是無法成立的。

下面要介紹的韓國Marche市集,看來實在完美,卻不得不佩服的是其場地取得使用、或企業支持給予更多表演空間,且看看共同創辦人Boeun Lee + Suehyang Kim怎麼說。農夫、廚師與消費者的對話餐桌

韓國Marche市集共同創辦人Boeun Lee認為,雖然台灣與韓國分處兩地,對農夫市集各自有不同想像,但在摸索過程逐漸顯現的經營煩惱,卻是極度相似。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社會瀰漫對食物安全的憂慮,促使Boeun Lee想瞭解:我們的食物從哪裡來?為了追溯食物源頭,希望創造可以對話的市集,因此召集懷有夢想且想成為農夫、廚師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成立市集。Marche市集的理念是,任何願意與他人對話的人,都可以來到市集賣東西,讓市集匯聚了農夫、廚師以及手工藝家。Marche不僅是市集,更像是一處戶外學校,透過對話改變每一個人。因此Marche市集有一個特色是,作為生產者的農夫必須親自來到現場,與每一位購買農產品的消費者對話,由於這特殊條件,使大型生產者們無法參加,而維持一處可以讓小農展現特色,並與消費者近距離互動的對話空間。以市集為媒介,創造共同生活型態

Marche市集向人們傳遞一種慢活格調,Boeun Lee說市集攤位上以花朵作為擺設,讓遠道而來的客人覺得格外漂亮,雖然花可能毫無實際用途,對生活效率無益,但拋開功利觀點,回歸到美的欣賞角度,便是市集氛圍所提供的生活型態。

即使逛市集的原因,可能是為了滿足購物需求,但Marche市集的魅力在於,消費者能夠在這裡交朋友,每一回消費體驗都是無法複製的,來到市集,就彷彿來拜訪老朋友,透過消費行為、買賣而支持彼此理念。Marche市集除了營造具有美感的生活型態外,也推行環保理念,例如市集提供環保食器,避免遊客使用拋棄式餐盤,所有食器經清洗後都能再次使用,而若是用舊了,還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小花盆,讓小朋友可以種植物妝點市集。

市集的慢活氣氛受很多消費者喜愛,並會自行攜帶便當來一同用餐,而市集亦有非常多樣的供餐選擇,作為市集的特色之一。在Marche市集悠閒的用餐時光,就如同上了一場戶外食材教育,韓國有九成以上的小麥都是倚賴進口,但是在市集裡販賣的麵包,堅持使用在地生產的小麥,很多都市居民甚至並不熟悉農產品的收割時序,但在市集裡,居民卻能驚艷到,原來韓國自己的農作物富有如此多樣性。當越來越多的農夫參與市集,便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農作物匯聚到這裡,同時每位農夫都會帶來自己獨特的耕種方式以及故事分享,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互動,正是逛市集最大的樂趣。

為了賦予忙碌沉悶的都市有一股新活力,Marche市集發起很多不同的實驗,在都市的不同角落舉辦市集,例如在公園綠地野餐,大家席地而坐,或欣賞表演,或聆聽食材教育。Boeun Lee說,我們不只是要創造市集,更是要創造共同體,彰顯市集不只是一時的活動,而是具有延續性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展現。

透過參與者的流動,市集經營理念如同播種,並向外發散,曾經作為Marche市集的消費者,返回他們的家鄉創造新的市集,更象徵著扎根,終至開花結果,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從農場到廚房的實踐,將美食經驗帶回家

Marche市集最大特色,即重視農夫與廚師的合作,另一位Marche市集共同創辦人Suehyang Kim指出,他們依循「從農場到廚房」的標語,做了一些實踐,嘗試農夫、消費市場與廚師的連結方式。例如,每次市集皆有不同主題食材,包括種子、米或麥子等,市集作為多樣性農產品現成的寶庫,廚師可取用的食材非常多元,而同一種食材,亦可料理出截然不同的味道、製成不同料理,讓消費者直接在現場體驗食材。對於大家質疑農夫市集與一般超市等大通路有何差異,Suehyang Kim認為市集的優勢在於多樣性,以食材為例,在來種米在韓國一般市場幾乎已經消失,但市集裡的一位農夫卻復育了150種。在米食試吃活動,廚師依照米的口感特性,選用契合食材打造獨特料理,消費者可體驗到多種米的好味道,且攤位旁會販售剛剛吃到的米,讓消費者可直接將吃米的經驗帶回家。

在Marche市集,農夫、廚師與消費者三方的互動是密切自然的,他們邀請消費者親自踏入農場,實際接觸田地裡的植物,瞭解到作為每餐主食的在來種米,還能釀造成以前祖先所喝的米酒;當廚師參訪當季的栗子農場,則能聯想到多種不同的栗子料理,成為一場農夫、廚師與消費者一起參與的料理課,而許多創新點子,正是在三方的趣味互動下產生。Marche市集以食物為主題,再延伸到生活的各種體驗,以廚師、手工藝家的加入為最大特色,使消費者在採購有機農產品之餘,還能享受視覺美感、滿足口腹食慾,甚至結交朋友。Marche以對話作為市集共識,打造具有溫度的產銷平台,進而讓農夫市集成為一種生活型態,而非僅是對一把菜的選購。在台灣,是否我們也應該思索,如何讓農夫市集不僅僅是市集,讓食農概念延伸到日常實踐,與都市生活自然地結合。

地址 首爾市 鐘路區 大學路8巷1 馬羅尼埃公園(서울시 종로구 대학로8길 1 마로니에 공원)
時間 每月第2個週日 10:00-15:00(第四個週六則在明洞、良才洞舉辦)
網址 www.marcheat.net
交通 地鐵4號線惠化站2號出口,步行約200公尺。

文 /實習記者 張子慧   圖片提供/韓國Marche市集

加入好友
歡迎加入有機誌Line@生活圈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今天給行動幫助我們持續的工作!
“有機誌”有越來越多人認識我們、了解我們、甚至是愛上我們!正因如此,未來,有更多的想望,期許能夠更完整、更忠實地將這一篇篇、在有機世界裡各自努力的故事,傳達出去。希望有一天,美麗的花朵之後,就是甜美果實的收成。我們透過紀錄故事,教育和宣傳我們的使命。請購買有機誌網站(樂活市購物)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

分享: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