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鮮食百香果品質提升,廣受消費大眾喜愛,為了延長百香果產地供貨期、錯開產季且春收百香果利基大,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開發高屏地區春季早收百香果栽培技術,利用南臺灣冬季溫暖、少雨的天候優勢,加上產期調節技術,可在2月至6月供應春季百香果,與南投主產區7至翌年1月的產期錯開,提供產業新利基。百香果經充分授粉結實纍纍,果實大小均一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指出,臺灣百香果栽培面積約為682公頃,七成以上栽種於南投埔里地區,為配合生產專區之防疫栽培模式,目前南投百香果主要供貨時間限定於每年7月至翌年1月。高屏地區冬季較中部溫暖,高雄場研發利用設施及燈照調節產期,可於2月開始生產早春百香果,產期可延續至6月,正好填補南投主產區產季的空窗期。此外,高屏地區冬季少雨,果實較不易感染疫病,搭配防蟲設施栽培又可大幅減少果實蠅等蟲害侵擾,加上於非颱風季節生產,亦可避免嚴重風害及雨害所造成之災損。因此,高屏地區具備穩定生產安全優質早春百香果得天獨厚的條件,若有相關技術的研發投入與知識傳遞,有機會成為南臺灣一項新興產業。溫網室百香果授粉昆蟲(蜜蜂)訪花情形
戴場長進一步說明,近年來高屏地區部分種植苦瓜的農友嗅到了百香果的商機,已利用現有苦瓜網室及水平棚架投入百香果種植,因其管理及採收上較栽培苦瓜省工,且病蟲害少,容易達成友善耕作及少農藥的生產目標。惟目前農友在栽培上仍有諸多技術諮詢的需求,包括適當的定植時期、理蔓方式、溫網室種植注意事項等。
高雄場規劃於本(3)月12日上午9時30分在該場農業推廣大樓舉辦「高屏地區春季早收百香果栽培觀摩會」,將詳細介紹高屏地區栽培百香果的生育特性、栽培模式及產期調節等,並於示範園現場解說整枝、理蔓等技術,供農友參考。
資料來源: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今天給行動幫助我們持續的工作……
“有機誌”有越來越多人認識我們、了解我們、甚至是愛上我們!正因如此,未來,有更多的想望,期許能夠更完整、更忠實地將這一篇篇、在有機世界裡各自努力的故事,傳達出去。希望有一天,美麗的花朵之後,就是甜美果實的收成。我們透過紀錄故事,教育和宣傳我們的使命。請購買有機誌網站(樂活市購物)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您也可以通過在Facebook上 關注我們並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lohascity)來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