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r Peas:「有機」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

熬夜咖啡和難以言喻的持續性壓力似乎是大學生活方式的代名詞,但這是可以改變的。《每日熊報》(Daily Bruin)撰稿人凱莉·羅勒(Kayleigh Ruller)在其《Inner Peas》(內碗豆)系列報導中探索學生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輕輕鬆鬆落實各種健康策略。

「有機」,是我們在對話和廣告中時常聽到的流行語。然而,這個詞彙究竟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大學生了解有機真正的環境和社會意義便能讓自己身為消費者做出更明智的決定,進而影響自己的健康、環境和商品生產。

「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指出,有機認證包括對環境條件的嚴格審查和記錄保存,禁止基因改造、合成肥料、農藥、人工防腐劑和色素。認證還要求動物不得使用抗生素或荷爾蒙治療,並享有自然的生活條件。

「社會與遺傳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ciety and Genetics)英語系教職員艾莉森·卡魯斯(Allison Carruth)表示,受到糧食生產中有毒化學物質影響最顯著的證據,就是農場工人社區。

她說:「集約化農業大量使用農藥和除草劑。這種農藥暴露除了影響新陳代謝功能會延續數代外,還有其他的長期影響。」消費者應該認識食物來源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有機食物可作為一種預防性保健方式。這不僅對他們自己本身,對那些為消費者種植和提供產品的工人亦是如此。

許多殺蟲劑是一種會抑制生殖系統和荷爾蒙功能的內分泌干擾物或化學物質。食物中含有這種內分泌干擾物成分的數量,超出我們的想像。大豆產品中的植物雌激素可能會導致母親不育和乳腺癌,而農藥和肉類中的「戴奧辛」(dioxin)則可能造成「免疫系統抑制」(immune system suppression)、生育能力下降,以及農場工人和消費者皮膚病或皮膚問題。

幸運的是,工人的積極性和科學家研究正在影響公共衛生措施,以提高人們對非永續性傳統農產品生產危害的認識,並增加新鮮食物的可取得性。

卡魯斯表示,我們的社會常常沒有意識到農工積極性的重要性,尤其是看到拉丁美洲人參與推進農藥法規和改善工作條件。

1960年代,塞薩爾·查韋斯(Cesar Chavez)、多洛雷斯·韋爾塔(Dolores Huerta)和「美國農場工人聯合會」(United Farm Workers of America)等領導者聯合抵制葡萄生產,以提高工資,並解決了全美國農民的安全問題。這些領導者提倡禁止使用「巴拉松」(parathion)等農藥,這種劇毒化學品造成當時許多加州農場工人住院。從傳統耕作方式過渡至有機耕作方式可以避免毒性積累來降低患病的風險。但是,這種過渡在實際上可能十分艱鉅且昂貴,並對傳統低收入社區或大學生是無法負擔或取得。

就讀生物系的大一學生詹妮弗·克魯茲(Jennifer Cruz)在洛杉磯東部長大。對其他人可能易於取得的有機食物和保健產品,在該地區附近卻難如登天。

克魯茲表示:「到雜貨店看到的主要是洋芋片、汽水和糖果走道,以及一個小小的水果和蔬菜貨架。我們學校旁邊就是卡樂星(Carl’s Jr.)或麥當勞等酒類專賣店和食物連鎖店。這些地方實際上距離住宅區僅幾步之遙。」

克魯茲的故鄉完全符合了美食沙漠的條件,這裡是一個無法立即取得健康、新鮮水果、蔬菜以及重要常識的地方。

無法取得性和無法負擔是農業討論中很常見的現象。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個人和組織,例如「洛杉磯食物政策委員會」(LA Food Policy Council)透過政府、教育和社區的跨部門工作組,來啟動公平糧食系統、影響健康食物取得性的政策制定,進而擴大新鮮食物的範圍。

旨在解決糧食沙漠的大型組織和教育機構,在打破糧食獲取障礙方面發揮了關鍵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這樣的大學必須作為典範,為學校餐廳和整個校園的所有學生增加新鮮有機食物的可及性。

在UCLA承諾到2020年永續食物採購量達到20%,使得這項進展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該校藉由結合人道飼養的無籠雞蛋和當地種植的時令產品,並改為採購公平貿易咖啡,提高食物的永續性。

卡魯斯表示:「得益於『健康校園計劃』(Healthy Campus Initiative)和『餐飲服務』(Dining Services)的整個團隊,改變採購內容使得UCLA的糧食系統極具創新性。『熊盤子』(Bruin Plate)是所有學校都可以仿效的範本。」

除了在『熊盤子』用餐之外,農夫市場當地和季節性食物是學生省錢、促進當地企業和經濟發展,以及攝取各種營養的另一種方式。

UCLA每季都會在「大熊廣場」(Bruin Plaza)舉辦三次農夫市場,將新鮮和永續食物帶入校園。此外,每個星期四也會舉辦「西木區農夫市場」(Westwood Village Farmers Market),出售各種有機水果、時令蔬菜和其他特色食物。

儘管校園和「西木區農夫市場」對外開放,但由於售價相較於大學生的生活費,顯得並不友善,因此農夫市場的存在無法解決財務可取得性的問題。所以,特別是在校園農民市場,應該考慮如何降低銷售價格的同時,仍維持農民的自主權和收入。選擇在地食物時不一定要是有機的,反之亦然。雖然選擇有機飲食能減少合成農藥的使用量,有益於土壤、人類、野生動植物和植物;但選擇農夫市場的在地食物則對自身有好處,因為藉此而減少的運輸和溫室氣體排放量,可以提供當地社區經濟支持。

儘管很難左右民眾的健康和永續飲食,但仍有一些有用的資源可以指導消費者在預算內建立健康和環保意識。

例如,學生可以首先避開「12種最髒」(Dirty Dozen)清單中的食物,慢慢轉向有機飲食。這份清單明列了容易被身體吸收的除草劑和農藥(例如葡萄、羽衣甘藍和菠菜)產品。卡魯斯還建議可以參考如《大眾飲食》(Civil Eats)等部落格上明列的清單。這個部落格旨在向消費者介紹永續農業、食物政策、注重健康的個人,以及社會的改變。

有機食物不應該是一種特權;它應該是一種易於接近,負擔得起的飲食方式,以便所有消費者都能在減少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上,盡一己之力。農夫市場等活動重現了食物的傳統,它更是社區共同體的展現,縮小城市社區與新鮮食物之間的差距。

卡魯斯說:「我的指導原則是,食物既具有文化意義又有環境意義。單一飲食模式或行為模式會限縮飲食文化的多樣性。」

作者:KAYLEIGH RULLER

編譯:方秀芬

原文由Daily Bruin發表,附上原文連結。※中文翻譯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原文為主。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

贊助廣告:如果您通過此廣告頁面上的鏈接購買商品,我們可能會賺取少量佣金。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

加入好友

分享: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