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起咖啡飲者的關心
2016-2017年全世界咖啡年產約1億2245萬袋(約734萬公噸),相較於2012年的產量820萬公噸,減少了86萬公噸。供應量減少但是需求量卻是上揚的,這意味著許多外在因素影響了咖啡的產量,例如天氣變化難以預料影響咖啡產量,以價制量不是唯一的、可行的解決方法,是該好好思考如何真正做到永續性的咖啡種植。
2015年Global Coffee Platform全球咖啡平台、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ustainable Coffee Challenge永續咖啡挑戰組織,一起體認到需要在既有的基礎上,繼續投資和努力,以確保咖啡真的可以是符合永續精神的農產品,與80位關係人合作與訪問、產生了Coffee Sustainability Catalogue 2016 (2016年永續咖啡目錄)的研究;以下資訊為整理與節錄自該研究報告。
永續問題 咖啡生產國反而不關心
全世界對於咖啡的需求不斷攀升之際,我們關心的不再只是一磅咖啡多少美分,同時要顧及種植者合理的收入與可期待的前景,還有保護自然環境,牽涉其中的人不只是咖啡農、烘豆業者、貿易商、咖啡零售者、政府單位、驗證機構、非營利組織、學術研究單位等;然而在大型連鎖通路商的「工作議程」或「待辦事項」中,看不到為了咖啡永續而採行的作法,各咖啡生產國的政府其角色扮演功能幾乎也是付之闕如,反而是非營利組織與小型的烘豆業者比較關心永續咖啡。
全世界永續咖啡關係者,集中的地區(2014年資料):45%是歐洲、32%北美地區、11%非洲、8%中南美洲、4%在亞洲;以這個比例的順序對照消費咖啡的比重:34%歐洲、18%北美地區、7%非洲、20%中南美洲、21%亞洲;兩者相比可以得知歐洲人咖啡喝得最多、最關心永續問題,特別是瑞士、荷蘭與德國人,其次是北美地區,至於中南美洲與亞洲人咖啡飲用量提升許多、卻很不在乎永續咖啡的議題!
全球咖啡生產區域的比重,中南美洲占了57%,亞洲占31%、非洲占了11%。歐美地區幾乎沒有咖啡的生產(只有夏威夷有種植咖啡),卻消耗了52%的咖啡。
咖啡產量和永續性的關係
咖啡生產大國當中,巴西、越南、哥倫比亞、印尼都是咖啡產量多、商業性操作穩定與普遍,因而比較不重視咖啡永續性的國家;永續性的高度關注多數源於「咖啡的品質不穩定、咖啡未來或潛在的產量、供應面的危機」等因素,例如中美洲國家關注永續咖啡的是因為銹葉病和氣候變遷影響咖啡生產,非洲國家關注永續咖啡,是因為咖啡的品質與家庭生計問題,至於肯亞、坦尚尼亞、寮國、泰國、中國則是有潛力擴大產量的國家,永續咖啡的做法受到較多的關注,這些都是影響永續咖啡計畫與財務支持的優先順序。
為什麼要關心永續咖啡?
咖啡種植者的社經地位、以及咖啡種植對自然生態的影響是永續咖啡最在乎的,受訪者認為前5大關鍵的問題是:
1.咖啡農能夠免於貧窮與飢餓,甚至有好的醫療照護與受教育與性別平等的權利
2.森林、水資源與土地的保護
3.合理有尊嚴工作與收入的成長
4.負責任的飲用與消費
5.生產較高品質的咖啡豆,農民才有比較高的利潤,並期待咖啡價格能夠比較穩定。
這些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也是一致的。
小型農場永續咖啡的遠景
許多受訪者提到小型家庭式咖啡園是可以作為永續咖啡的好典範,因為他們的收入來源廣、種植其他可食用的作物,加上小規模的生產人數、可以達到收支平衡,也容易採取一些好的耕作方式與新的技巧,全家人不分男女、青少都可以共同管理咖啡園的生產與銷售。
多樣性的種植可以減低經濟面的風險,例如價格波動或是單一作物大量生產的風險,也可以保持咖啡園內的生物物種多樣性,提高自給自足率,也讓婦女與青少年有工作的機會,這種混和了咖啡、糧食作物、牲口飼養的方式,建議再進一步使用可再生能源,這就是理想的永續咖啡模式。
如何幫助陷入危機的咖啡農
然而還是有許多小規模且無法有生產力的咖啡種植者,他們的收支無法平衡,即使接受幫助還是沒辦法維持家用或是生計,相關部門就要討論農友類型的區隔,以及研究這類「無法生存」的咖啡農、可以有甚麼替代方案幫助他們。
目前採用的永續策略,可行的做法包括擴張種植地、經濟面的支持、社群建立、多元化的種植、品質穩定與可溯源、增加附加價值、創造在地的需求、再生資源利用,甚至影響該國當地的政策立法,建置可分享的資訊平台等。
作者:Amanda Liu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