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的蘿蔔‧巴西的咖啡

有位調酒匠以每日萬元美金代價飛到世界各地教人“釀”酒,這人無疑地具有豐富的化學知識,以致能以化學成份“釀”製葡萄酒,他稱此招為「人定勝天」。

參習者問:那麼,搞自然活力葡萄酒那批人是怎麼回事?

調酒匠答:那是比登喜馬拉雅山還難的挑戰啦。

這位乘飛機高速累積個人CO2的Flying Winemaker竟攀不上喜馬拉雅山!且把Bio-dynamic闢比難以登喜馬拉雅,不是不解Bio-dynamic耕作法,就是出於抄近利的狹隘心態,也定然不明白自然活力耕作人的心裡頭存著利他空間,時時環顧周遭,舉頭觀星望月,依四時而作,敬天愛地,地球因而生生不息的道理。

許久以來,人類憑仗知識的力量妄想操持文明幅軸,以為掌握科學新知就可將神祇推翻,不料,反將人類導向錯亂局面。暖化、二氧化碳排放量、霸權全球化宰制,而窮者恆窮,富者更富,全球三十億的貧窮人口,嗷嗷待哺的非洲小孩,嚴重缺水的印度區域……種種不公而混亂困境的原因究竟何在?貪婪者不會去思索這樣的問題,霸權主義離這個思索領域更遠,然而,當這兩者到處揮舞權力羽翼而危害他人生存空間,久之形成地球社會大紊亂之際,勢必激起一股反潮流與之抗衡,形成新的社會運動,而有機耕作是其中最溫和之一種。

自從傅立葉把地球想像成一個大溫室,生活其中的生物彼此共生聯結,當互愛互助,然而一路走來,工業革命的興起、資本主義的推波助瀾,發明家與資本家聯結,攻無不克,網路時代且讓霸權強國視地球為平坦無礙,任意進出,而高聳入雲的工業煙囪、重金屬廢料排放河川海洋,把地球搞得沸沸湯湯,無日而已。

1896年,瑞典化學家Svante Arrhenius據傅立葉的溫室說來推論,工業污染物正在地球的大氣層中累積,其中以二氧化碳為最,造成氣溫上升。只是Arrhenius樂觀地認為,煤炭及其他燃料在全球暖化出現任何影響跡象之前就已消耗殆盡。

但從日前吸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一半之多,有「碳槽」之稱的南冰洋已無法再吸收溫室氣體看來,情況實未如他預期般樂觀。傅立葉的溫室理論以詳,地球發燒了兩百年,而人類束手無策?不!首先有一批厭倦在家及辦公室之間奔波的人辭去工作,當起了SOHO (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族,LOHAS接替上場,將慢食慢活搞起來,藉由緩慢的生活步調來重拾生命力道,於是有機生活運動興起。

人類當然有更激烈的方式來改造地球,只是如今的地球生態是三百萬年中累積所來,除非人類從地球消失,否則還是以緩慢溫和的腳步,一呼一吸均有所查覺的有機運動較為和平漸進,也才不致於搞出只要吃鄰居的蘿蔔而將巴西咖啡拒於門外那般絕決,使有機運動走入死胡同。搞有機要搞出樂趣,"think global,eat local"的理想才不會突然斷電。其中道理不過就是有機運動的最根本態度─慢─。

撰文:米千因

圖:该图片由マサコ アーントPixabay上发布

編按:此文為2008.01發表於有機誌015期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

贊助廣告:如果您通過此廣告頁面上的鏈接購買商品,我們可能會賺取少量佣金。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

加入好友

分享:

您可能也會喜歡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