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當氣溫降低或溫度驟降時,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出門活動需添加衣物並注意保暖,如果是慢性病或是高風險族群如有抽菸、酗酒、肥胖、缺乏運動,以及本身或家人曾有心臟病、中風等,都需要規律監測血壓。 血壓的測量 從年輕做起 老化雖然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但是年輕族群如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也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族群,依據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
受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當氣溫降低或溫度驟降時,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出門活動需添加衣物並注意保暖,如果是慢性病或是高風險族群如有抽菸、酗酒、肥胖、缺乏運動,以及本身或家人曾有心臟病、中風等,都需要規律監測血壓。 血壓的測量 從年輕做起 老化雖然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但是年輕族群如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也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族群,依據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
預防脂肪肝 保護小心肝 依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發生人數為1萬1,272人。另,110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有1萬2,035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4,065人,肝癌則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970人。 體重過重或肥胖者 增加罹患脂肪肝與肝癌的風險 肝癌有2成為非B、C型肝...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患者的皮膚除了會出現乾燥搔癢之外,不同的人會合併有不同症狀,如紅疹、脫皮、滲出組織液、結痂或苔癬化等。目前全世界約有5-20%的小孩罹患異位性皮膚炎,雖然許多人在年紀漸增之後,異位性皮膚炎也隨之改善,但也有人在長大成人之後仍持續發作,甚至繼續惡化。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牽涉到多種機制,少數特別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甚至可能需要醫師開立生物製劑或免疫抑制劑...
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至30歲前會達到最高峰,之後會逐漸減少,若骨量流失過多,就會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疏鬆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根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65歲以上民眾的骨質密度,至少有一個部位量測出有骨鬆的比率為14.1%,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因此,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預防骨質疏鬆要從年輕開始存「骨本」,第一步從...
52歲的吳媽媽近來常感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半夜難以入睡,還會有突如其來的燥熱感,甚至夜間出現盜汗等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經由醫師說明後,才了解原來這些都是更年期常見不適的現象。 更年期是生命中自然轉變的一個階段,許多人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而婦女大約發生在45至52歲,根據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50至54歲婦女約有8成、55至59歲婦女則有9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停經的更年期變化,且停...
相較於其他的主食,如米飯、麵粉和藜麥,多攝取小米可以降低膽固醇和身體質量指數(BMI)。 在永續期刊(Journal Sustainability)中有一篇文章,引發了一系列的評論和廣泛的討論,這篇文章名為「相較於其他穀物類主食,小米是否更有效地降低膽固醇和肥胖問題?」 近年來引發廣泛的焦點,關注於是否需要提升農場與飲食的生態多樣化?科學也同時支持小米,並將之視為超級能量食物,對人類身體健康、農場...
● 蜂蜜真的是 1 歲前食用黑名單 蜂蜜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絕對是安全且可提供身體某些微量元素的糖分選擇,但是由於蜂蜜的製造過程中,為了避免破壞營養成分,不會經過高溫殺菌,所以可能含有微量肉毒桿菌孢子,這些成分對於胃腸道發育成熟的人來說是安全的,但是對於 1 歲前胃腸道發育尚未成熟的寶寶來說,可能會產生神經毒素而有致命風險。所以蜂蜜對於 0 ~ 1 歲寶寶真的是飲食禁忌, 1 歲後隨著寶寶胃腸道發...
肥胖成因眾多,但並非全數都與飲食和運動有關。根據一份刊登在2015年12月《肥胖研究與臨床應用》(Obesit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的研究指出,其實還有一些被許多人忽略的潛在致胖原因。因為這項研究發現,研究參與者僅管攝取相同的熱量且運動量不變,2006年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卻比1988年多了五公斤。也就是說,飲食和運動並不是體重增加的唯一因素,食物、...
腎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它能篩選血液、分泌荷爾蒙、吸收礦物質、產生尿液、排除毒素及維持體內酸鹼平衡。作為身體最重要器官之一的腎臟,肯定值得獲得我們一點點的關愛眼神。 腎臟受損或功能持續下降時,依然能正常運作,只是效能降低了20%,因此即便它生病數年我們也不會被查覺,所以腎臟疾病通常被稱為「沉默的疾病」。這就是為什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此重要,因為等到發現時往往為時已晚。 我們匯集了10個嚴重傷害...
咖啡喝多了會中毒? 過去曾有報導指出,許多知名店家的熟咖啡豆檢驗出赭麴毒素,有引發腎病變、肝臟傷害及致癌危險性。人說酒為穿腸毒藥,難不成咖啡也有危機? 臺灣位處亞熱帶,天氣溼熱,要注意相對濕度85%、溫度28℃以上就會產生黃麴毒素。「黃麴毒素傷肝大家都知道,但赭麴毒素更慘,只要濕度18.5%、溫度25~26℃以上就會產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說道。赭麴毒素與花生、玉米中常見的黃麴毒...
ω-3脂肪酸負責身體若干重要機能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一員。EPA和DHA等ω-3脂肪酸存在於如富含脂肪的魚類(鮭魚、鮪魚和鱒魚等)與貝類(如蟹類、蚌類和牡蠣)的海鮮中。另一種ω-3脂肪酸為ALA,部份植物油(如芥菜和黃豆)等其他食品都可見它的踪跡。 ω-3脂肪酸也可作為營養補充劑,市面上常見含有EPA和DHA的魚油膠囊,以及富含α-次亞麻仁油酸(ALA)的亞麻籽油保健食品。雖然目前已有不少證據證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