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Posted by | 2022-12-09
肝癌高居國人癌症死因的第二位

預防脂肪肝 保護小心肝 依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發生人數為1萬1,272人。另,110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有1萬2,035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4,065人,肝癌則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970人。 體重過重或肥胖者  增加罹患脂肪肝與肝癌的風險 肝癌有2成為非B、C型肝...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1-07-29
嗜糖如命,成癮如何戒?

人人對甜食愛不釋手,從糖果、甜點、蛋糕到巧克力都有它的蹤影。有時候為了讓汽水或果汁好喝,往往都會添加糖來增加風味。現在我們將揭開糖的真面目,上演一齣「壞糖現形記」,讓各位客官瞧瞧,到底糖在變什麼把戲?同時告訴大家,倘若真的嗜糖如命,甚至上癮了該如何戒除呢? 糖真的是懷到骨子裡 心臟病是世界上排名第一名的死亡疾病,其元凶大家都知道就是膽固醇,但現在糖竟然也成為幫兇之一。因為糖已經普遍被認為是成人與兒...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1-07-29
事實還是謬論:環境荷爾蒙使人發胖?

肥胖成因眾多,但並非全數都與飲食和運動有關。根據一份刊登在2015年12月《肥胖研究與臨床應用》(Obesit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的研究指出,其實還有一些被許多人忽略的潛在致胖原因。因為這項研究發現,研究參與者僅管攝取相同的熱量且運動量不變,2006年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卻比1988年多了五公斤。也就是說,飲食和運動並不是體重增加的唯一因素,食物、...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1-07-06
《治得奇樂》迎接夏季讓肥胖和水腫悄悄地溜走

只要你靜靜地去觀察,會發現自己的身體時刻都與空氣、水和食物中的分子有「親密接觸」,而且在既有的本能下進行特別「行動」。傳統古印度醫學認為,與大自然保持和諧生活,順應季節、吃當季食物、隨遇而安,才有助於提高健康和精神狀況。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又是炎炎夏日,也是女生們爭奇鬥艷的季節,大部分女性第一時間都會詢問有甚麼方法可以不運動又不用節食就是可以減肥?或者可不可以該瘦的部位瘦,不該瘦的就不瘦?我不禁...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12-16
如何降低中風機率?

醫生現在發現,90%的中風可以透過改變生活方式預防,包括少吃鹽和加工食物、戒菸和多運動。 每三分鐘二十七秒就有一個英國人中風。到了75歲,每五個女性以及每六個男性中就有一人中風。 中風是人們最害怕的四大疾病之一。目前中風統計數據不計其數,但其中一個重要發現,即80%的中風是可以預防的,從本週起就宣告過時了。醫學期刊《刺絡針》(The Lancet)在本週發表的中風研究報告(INTERSTROKE)...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10-06
減少飲料40%糖份可減少30萬個糖尿病患者

根據《柳葉刀糖尿病及內分泌學》(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雜誌刊登一項新的研究,英國人若能減少含糖飲料中40%的含糖量超過五年後,在未來20年中,可望預防3萬件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這項研究建議消費者可逐步減少糖份好調整自己的口味。英國糖尿病協會(Diabetes UK)提供的資料顯示,英國的糖尿病患者高達400萬人。 研究人員使用2008- 2...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5-15
低脂肪飲食健康嗎?

數十年來,飲食指南均建議「低脂肪」飲食。所謂「低脂肪」飲食,是指脂肪佔熱量約30%。但許多研究顯示,這種飲食方法長期來看是無效的。 一份最大規模且研究時間最長的研究指出,低脂肪飲食只能輕微降低體重,對預防心臟疾病或癌症上毫無助益。即便如此,許多低脂肪飲食的擁護者聲稱,此飲食模式仍不夠完美,因為它的脂肪含量還是不夠低。無數研究低脂肪飲食的科學家和醫生聲稱,身體需要約10%脂肪才能運作。然而如同碳水化...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5-04
你所不知道的黑米7大好處

黑米又稱為「烏米」、「黑粳米」,因為很稀有,是古時朝供的貢米。黑米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鈣、磷、鐵、等礦物質。能滋補強身、養顏等,其營養價值勝於白米。 被稱為貢米的黑米是一種古老穀物,儘管不如糙米或野生稻米受歡迎,但它的健康益處卻比多數其他稻米更令人印象深刻。黑米不僅是擁有最強大抗疾病抗氧化劑的稻米種類,富含膳食纖維,能抗炎、預防糖尿病、癌症、心臟病,甚至減緩體重的增加。 黑米在亞...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4-13
減重失敗的十個需解決因素

減重不只是飲食控制和運動,還有毅力。有研究證實,持久的減重、維持良好的整體健康,以及目前的肥胖流行病牽涉到的因子和根本成因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超乎您我的想像。 您可能不知道,改善膽囊功能、解決人體微生物鎂不足和寄生蟲問題,有助於永久維持理想體重,提高新陳代謝。 有些從未想到的因素可能就是您的減重阻力。例如以下列舉的因素,可能是成功維持理想體重的阻礙。 1.疲累、中毒的肝臟 化學品、防腐劑、重金屬等...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4-09
預防肥胖,從出生前開始

為了抑制當前的肥胖流行,沒有人會反對「預防勝於治療」的格言。因為每個超重的成年人心知肚明,擺脫多餘的體重並遠離它們,遠比增加更困難。 為了打造更精實且更健康的年輕一代,我們可能要從嬰兒出生之前就開始著手。絕大多數嬰兒在出生時都很瘦,但是當到達幼稚園的年齡時,許多人的身體累積過多的脂肪,為終身的體重問題種下了禍根。 有肥胖基因的兒童體重反彈更早 研究顯示,許多兒童超重的成因,遠比吃下過多卡路里更複雜...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4-09
聰明減重快樂享瘦

研究證明快樂的人更容易瘦 身高164公分的她,體重僅37公斤,BMI值(身高體重指數)跌至13.8,已達重症等級。一般人BMI值低於17就須接受治療,低於15已是重症,「再不住院治療,隨時都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大家熟知的議題:減重是所有人一輩子的目標,即使已經瘦過頭的人,仍覺得自己太重仍需要再瘦一公斤,陷於歇斯底理的不智情緒中,肥胖雖然是所有病症的頭號殺手,但是要如何健康減重恐怕比減重過頭還重要...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3-20
生酮飲食和糖尿病的真相

編者註:《Mastering Diabetes》(暫譯:掌控糖尿病)是賽勒斯·坎巴塔(Cyrus Khambatta)和羅比·巴巴羅(Robby Barbaro)針對逆轉胰島素抗性的開創性著作,於2月18日首次發表。 糖尿病患者可能會被告知使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或者遵循一種極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即生酮飲食來控制血糖。無論採取哪種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了解低碳水化合物和生酮營養對糖尿病患者的利弊能幫...

Read More
Bitnami